联络我们:+001(609)888-6088
首页 >> 社会民生 >>媒体文摘 >> “历史无阳”怎么成了新型职场歧视?
详细内容

“历史无阳”怎么成了新型职场歧视?

时间:2022-10-12     作者:admin【转载】   来自:linkedin领英企鹅号   阅读

近日,多家企业招聘条件中出现一个新词汇“历史无阳”,要求应聘者没有感染过新冠、没进过方舱,当过志愿者也不行。

1669441579324609.png

食品加工企业要求严格还好理解,连分拣员、保安、电子厂工人等基础工种都是这样,简直不可理喻!

image.png

阳过的不要 ,肯定不要。 去过方舱的不要,青浦隔离酒店要求,没有做过志愿者的、没有确诊过的、没有阳过、 疫情期间没有做过政府方舱各方面项目,一经发现免掉工资加罚款。

image.png

这天你去面试,考核官漫不经心拿起你的简历,看着上面“是否感染过新冠肺炎”那一栏,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诧的神情,虽然这份表情不易察觉,但还是被你捕捉到了。

后面的面试里,考核官假装去洗手间,出去戴好了口罩,而你的面试,也只有短短三分钟,被问了几句学历背景就草草结束,你清楚自己的面试结果,但还是对此保有一丝希望。

回去的路上下着雨,你收到了面试结果。和你预想的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这家公司形式化的加了一句“你的简历已经被我们放进了人才库”。

当然,你苦笑了一下,仿佛已经习惯了这种日常。

因为你知道,自从成为阳性患者的那一天起,你的生活轨迹就已经发生了改变。

这不是小说,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从2019年新冠爆发开始,疫情过去了三年,我们大多数人仿佛已经习惯了这种和疫情共存的生活模式:囤菜、买口罩、购保险、储备药箱。

而被封控也只会波澜不惊,甚至还会庆幸终于能够在家工作,已然忘却了那人人恐慌的几个月。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过着这样看起来“平庸”却有一点“幸福”的日子。
对于罹患过新冠的人们来说,这场疫情仿佛是他们人生规划的一场绞刑,为他们的职业画上了句号,为他们的未来烙下了标签。

什么是新冠治愈者?根据国家公布的诊疗方案,出院要同时满足4个条件,包括3天以上正常体温、呼吸道症状和肺部CT影像明显好转、连续2次核酸阴性,也就是说,新冠治愈者没有传染性,既然他们是正常人,为什么招工单位要拿这个做限制条件?

甚至还因此,被造就出了一个词叫做“历史无阳”。

这几天,一篇发布在ZAKER上的文章《我躲在上海虹桥的卫生间,不知道去哪》,读完令人倍感唏嘘。

大意是作者在上海虹桥附近工作,途径车站附近,和一位暂住在虹桥站洗手间的女生阿芬聊天,了解到她身上发生的故事。

image.png

很难想象吃喝拉撒都在洗手间是什么感受,但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

他们没有足够的钱去支撑生活,即便是最普通的招工,感染过阳性的人也会受到排挤。住在洗手间,仅仅因为这里有“免费的纸”。

阿芬说,“你想不到一个人在拮据的时候能把日子精打细算到什么程度”,也许是4毛钱就能维持自己一整天的餐食。

image.png


这些令人怀疑自己是身处2022年还是1920年的情况,真实地发生着。

阿芬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在阿芬所在的火车站,驻留者几乎都面临这样的困境,不同的服务行业,都在通过“历史无阳”歧视着新冠康复者。

image.png

在5月29日的时候,微博昵称为@我是小妖怪的人 的博主发布了一段3分钟的视频,讲述自己在乌克兰感染新冠后,回国工作被辞的真实事例。

image.png


从她的角度来看,自己在新冠康复后,经过了五六十次的核酸检测,并且被赋予绿码就应该与常人无异。

可能是网络世界过于宽容,在所有用户都在鼓励她“欢迎你来河南”“欢迎你回国”的时候,现实世界就显得过于残忍了。

一通电话,就让这个有海归背景、热爱教育工作的女孩失去了梦想的工作。

和这位博主相比,这个社会更多存在的是没有高学历、没有丰富社会经验、以及不知道如何发声的普通人,而这群人也许会因新冠永远被工作拒之门外,被求生的路关上大门。

image.png


其实疾病永远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性的阴暗面。

为什么会害怕新冠康复者?以我自己这几天的短暂隔离经历,也许能够简单回答这个问题。

最近因为小区隔壁楼栋有阳性病例,我租住的单元也都上门磁居家隔离。

以前我在家,出门父母总会叮嘱“早点回来”。而被隔离后,我爸妈的叮嘱只剩一句:就算解封了,也“千万别出门,哪儿也别去”。

就像不存在的鬼怪也会使人尖叫,疫情也一样,它会写在你的脑子里,种下恐惧而不自知的苗头。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新冠疫情是比非典和禽流感肆虐更久、后果更加严重的病毒;

隔离、封控、后遗症等种种字眼,处处戳痛人们本已脆弱的神经,再加上新闻里不时出现康复者“复阳”的病例,即便是轻型的患者,人们也会将他视若“怪物”。

在国外也一样。MyPerfectResume的一份调研表明,有57%未注射疫苗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在职场遭到不同程度的歧视。

除了社会恐慌,企业的处理措施也促成了职业歧视。

我昨天刷到一位名叫@阿瑞呀 博主的微博投稿,大概讲的就是网友母亲新冠后被公司辞退的经历。

这位阿姨虽然工作内容单一,但却一直拿着优秀员工奖,放在任何企业,也都算劳模,但也是因为阳性,终结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image.png


为什么企业要开掉“历史有阳”的人?

答案很简单:避险。

停工、消杀、隔离,对于上海这样本身因疫情停摆了很长时间的城市来说,停滞的每一天于企业而言都是经济损失。

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最低廉且最高效的手段就是开掉阳性员工,尤其有服务性质需要和人打交道/接触的岗位。

而一旦所有企业一刀切地采用这种成本最低的避险方案,歧视潮就出现了。

image.png


由于曾经出现康复患者复阳的案例,不得不承认,在当前严格的封控措施下,部分企业采取这样极端的手段也属无奈之举,但对求职者造成的伤害不可逆转,也让本就萎靡的就业市场蒙上了更深的阴影。

职场上的偏见无处不在。

只要偏见存在,曾经被宠爱的,也难保不被歧视。

昨天你还因为985/211毕业而在就业市场上备受青睐,今天就因生而为女,在公司里矮男一等,天花板肉眼可见。

昨天你还是年薪200万骄傲的大厂P8,今天就被裁员和大专生一起抢外卖单,因为路不熟超时被顾客投诉。

新冠还在传播,疫情也还没有结束。

可对于“历史有阳”的群体,偏见已经产生,伤害已经造成。

在纪录片《新冠康复者的一年》里,也有受访者挂满微笑的自嘲:“我们是害虫。”

image.png



我们可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发声,至少告诉他人:新冠康复者不会传染,他们和我们一样,没有被病魔捆掴,只是患了场大感冒。

就算不发声,也请不要继续传播恐惧和歧视心理,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次职场歧视,是不是会发生在我们自己或者身边的人身上。

就像博主@我是小妖怪的人说的:“我们战胜了病毒,却还要被当做病毒一样去被孤立排挤”。

image.png

而企业是否也应该有更多的智慧和同理心来应对疫情风险,避免一刀切?

为什么企业会知道员工历史阳性记录?

image.png

而且,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有规定,生物识别、医疗健康等都属于敏感个人信息,收集个人病史,要有特定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那么,是否阳过、进过方舱,和岗位技能之间,有没有关系?用工单位收集的理由又是什么?

针对用工歧视,目前,上海、泉州等多地明确要求,用人单位不得歧视新冠阳性康复者,

image.png

人民网评也说,对新冠康复者就业设置门槛是违法行为。新冠感染者也是受害者,感染病毒不是原罪,疫情期间我们更该守望相助。

一个好消息是,昨天,住在虹桥卫生间里的阿芬已经找到了工作。她收拾好了行装,只等入职体检通过,就可以入职顺丰了。

顺丰明确不歧视新冠康复者,拒绝以新冠为由设置门槛,也让阿芬得以以分拣员的身份做起,重拾自己在职场的路途。

我想这才是大公司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活在阳光下,不被疫情的恐惧笼罩。希望疫情早日过去。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欢迎访问大爱网

手机微站扫一扫

管理员

请扫码与管理员

推特号取得联络

请扫码与管理员WhatsApp 联系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