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全球新冠疫情远未结束

作者: admin 【 转载 】 来源: 国纪检监察报 2022-05-11

两年间造成约1490万人“超额死亡”

全球新冠疫情远未结束。

image.png

制图:张寒


image.png

图为近日,罗马市民在通过地铁站检票口。新华社记者 金马梦妮 摄


针对疫情形势,意大利将室内强制口罩令延长至6月15日,民众进入医院、疗养院等场所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仍需佩戴口罩。

体会新冠病毒的真正威胁,“超额死亡”的数字最具有说服力。

日内瓦当地时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死亡人数,即“超额死亡”人数约为1490万人,实际范围在1330万人至1660万人之间。

“超额死亡”,指全球实际发生的死亡人数与基于大流行未发生年份估算得到的正常死亡人数之间的差额,包括疫情直接导致的死亡和因大流行对卫生系统和社会影响等导致的间接相关死亡,交通事故和工伤等导致的死亡相对减少,也被计算在内。

根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5.1亿例。确诊数持续攀升,病毒变异不断,全球疫情还远未结束。

多个高收入国家“超额死亡”人数相对总人口的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包括美国、德国、英国

世卫组织的这份报告,是迄今为止对全球新冠大流行造成的真实死亡人数较为权威的研究报告。1490万这一数字,几乎是此前各国官方上报世卫组织的新冠疫情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的约3倍。

这意味着,全世界每约500人当中,就有1人因新冠疫情相关原因而死亡。

据统计,全球84%的“超额死亡”发生在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地区,约68%的“超额死亡”集中在印度、俄罗斯、印尼、美国、巴西、墨西哥、秘鲁等十个国家。在1490万例死亡中,中等收入国家占81%,而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分别占15%和4%。就性别和年龄而言,全球男性死亡人数高于女性,其中男性占比57%,女性占比43%,老年人死亡人数更高。

“超额死亡”数据是了解大流行影响的重要衡量标准。世卫组织负责数据、分析和交付的助理总干事萨米拉·阿斯玛表示,由于许多国家对数据系统的投资有限,“超额死亡”的真实程度往往是隐藏的。目前这一最新估计数据,是在使用了最好的可用数据、健全的方法和透明的方式基础上生成的。

“这些指标更全面地描绘了大流行的程度,可用于指导和实施公共卫生政策。当我们低估死亡率时,可能会导致对医疗系统的投资和干预不足。”萨米拉·阿斯玛说。

报告显示,多个高收入国家“超额死亡”人数相对总人口的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包括美国、德国、英国等。

以美国为例,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自新冠大流行开始至2021年12月31日,美国的“超额死亡”人数超过93万人,而同期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的死亡病例数为82万人。

有医学专家表示,新冠肺炎可能让原本就有的健康问题加剧,疫情对医疗体系以及社会的其他方面都会产生重大的连锁影响。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表明,多数“超额死亡”是新冠病毒导致的。与此同时,在长达两年的疫情期间,美国死于心脏病、高血压、痴呆症和其他疾病的人数也明显激增。数据还显示,自疫情暴发后,美国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人数比预期高出近3万人,高血压疾病死亡人数比预期高出近6.2万人。

另一方面,世卫组织指出,“超额死亡率”较低的国家包括实施“动态清零”的中国,施行严格旅行限制的澳大利亚、日本和挪威等。

数据发人深省。“这不仅表明了大流行的影响,还表明所有国家都需要投资于更有韧性的卫生系统,以便在危机期间维持基本卫生服务,包括更强大的卫生信息系统。”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

大流行风险依然严峻,美欧多国新冠病例再度攀升

“美国的新冠新增病例和住院人数呈现上升趋势。”5月6日,美国疾控中心发布周报称,截至5月5日的一周内,美国日均新增病例数约为6.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数预计不久将超过100万例。

美国新增儿童新冠确诊病例也出现了“上升潮”。据美国儿科学会和儿童医院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已有近1300万名儿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仅今年以来,美国新增儿童确诊病例就超过500万例。

新冠肺炎对儿童造成的长期影响仍是未知数,美国儿科学会表示,目前迫切需要收集更多各年龄段的疫情数据,以评估变异新冠病毒导致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对儿童健康的长期潜在影响。

肆虐的疫情,让当地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生活深陷困境。美国媒体日前披露,美国约有超过20万名儿童因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新冠疫情中身亡,不幸沦为“新冠孤儿”。这些孩子面临心理、生理乃至生存困境,却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鉴于疫苗防护作用的下降、感染带来的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变异病毒的增多,美国可能继续陷入疫情反复的恶性循环。美国广播公司5月6日报道,美国一位高级政府官员表示,根据模型计算,今年秋冬季节的3到4个月里,可能有多达1亿美国人感染新冠。

对于这一预测,北卡罗莱纳大学吉林斯全球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家贾斯汀·莱斯勒说:“与我们在新冠环境模拟运行中得出的预测相比,实际情况会更糟糕。”

在非洲南部即将入冬之际,南非的新冠疫情近期呈现反弹之势。南非的数个邻国和非洲中部、东部一些国家的防控形势同样不容乐观。据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发布的最新一期疫情周报,截至5月1日前一周,非洲地区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7741例,比此前一周增加20%,其中32852例来自南非。

“新冠疫情只是进入新阶段,远非结束。”欧盟委员会负责卫生和食品安全事务的委员斯泰拉·基里亚基季斯5月4日接受塞浦路斯广播公司电台采访时说,欧盟成员国在应对这场疫情中不能有自满情绪,并警告新一轮疫情暴发的危险始终存在。

基里亚基季斯在接受采访中提到,多数欧盟国家已经取消或放宽了疫情防控措施,但欧盟各国仍有9000万人未接种疫苗,还有许多人对接种第三剂疫苗犹豫不决,这些人有感染新冠并传播新一轮疫情的风险,欧盟委员会对此感到担忧。

奥密克戎毒株还在不断变异,在致病性上与其他变异株“一样严重”

当前,奥密克戎毒株仍是全球流行的主流变异株。4月27日,世卫组织发布的新冠疫情周报显示,过去30天,上传到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的超过25万个新冠病毒序列中,99.7%是奥密克戎。

令人不安的是,奥密克戎毒株还在不断变异。5月4日,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奥密克戎毒株的两种亚型BA.4和BA.5是南非最近病例激增的原因。

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病毒学家图里奥·奥利韦拉教授在社交媒体上表示,BA.4和BA.5似乎比BA.2更具传染性,这两种新变体“在允许病毒逃避免疫的谱系中发生突变”。

为何奥密克戎毒株能进化出如此“花样繁多”的亚型变异株?世卫组织专家指出,奥密克戎的基因多样化表明新冠病毒持续面临自然选择压力,企图适应其宿主和环境。

此前,有观点认为,奥密克戎毒株比其他变异株更具传染性,但严重程度较低。然而,路透社5月6日的一篇报道指出,根据美国一项13万人参与的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致病性上与之前出现的变异株“一样严重”。

这项研究基于13万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记录,研究人员将疫苗接种率、统计数据完整性等因素作为影响指数加入计算过程,并发现不同新冠病毒变异株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两年间,各时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几乎相同。这项研究目前仍在同行评审阶段。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根本不是轻微的感染。”来自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赫巴·穆斯塔法强调,“需要住院治疗的奥密克戎感染者所面临的重症风险与感染德尔塔毒株的病人是相当的。”

毫无疑问的是,未来有必要持续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病毒学家温迪·巴克利日前表示,对于新冠病毒变异的未来趋势是否一定是“毒性持续减弱”,她的观点是否定的。除了常见突变外,新冠病毒还会通过重组快速演化。如果一个奥密克戎变异株与另一个新冠变异株发生重组,有可能产生既能免疫逃逸又能导致更严重疾病的毒株。

“如果这些新出现的变异株能预示病毒向着温和方向发展,那肯定是好消息,但生物学告诉我们,情况不会永远这样。”巴克利说。

“躺平”后遗症已经陆续显现,快速精准“动态清零”是现阶段基于我国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

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之际,部分国家却选择逐步放宽防疫措施。目前,这种模式的后遗症已经陆续显现。全球多位公共卫生专家对此呼吁,“应重建公共卫生措施,而不是让公众自己承担风险”。

“躺平”并不能让民众实现一劳永逸。以2月末宣布实施“与新冠共存”计划的英国为例,其医疗系统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大约每13个英国人中,就有1人确诊。

“医院、学校和企业发现,有十分之一的人在生病,很难正常运转。”英国知名免疫学家丹尼·奥尔特曼表示。有研究显示,五分之一新冠住院患者在5个月后仍不能工作;由于长期健康状况不佳而没有工作或在寻找工作的人增加了20万人。

“躺平”是否就能挽救经济?恰恰相反,据英国《卫报》报道,美国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GDP下降约0.35%,通胀飙升、奥密克戎变异株和供应链问题都拖累了经济增长。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19个成员国的GDP增长0.2%,而上一季度的增幅为0.3%。法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停滞不前,意大利的经济产出甚至出现收缩。

科学数据表明,奥密克戎的传播力远大于流感和此前的新冠病毒其他变异株。从病死率来看,全球的流感平均病死率为0.1%,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平均病死率约为0.75%,是流感的7到8倍,老年人群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病死率超过10%,是普通流感的近百倍。

“我们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巨大,还有那么多的儿童和免疫缺陷人群,疫苗接种率没有达到足以形成抵抗重症和死亡的这种免疫屏障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放松,病毒肯定是广泛传播。大量的感染人群,乘以重症率和病死率,无疑会造成许多的重症和死亡。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将是巨大的灾难。”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

另一方面,大量重症的出现,也会反过来挤兑医疗系统,势必又会造成正常的医疗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广泛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种种事实显示,迄今为止,中国的“动态清零”是最好的方法。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会胜利,坚持定能胜利。快速精准的“动态清零”,是现阶段基于我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从严从实从快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一定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本报记者 李云舒 柴雅欣)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